登陆 | 注册

当前位置:首页 资源专区


作者:马艳  中桥国际调研咨询调研分析师;杨凌霄 中桥调研咨询分析师;王丛(Kim Wang) 中桥国际调研咨询首席分析师

日期:2013年10月

概要:从前面的简报得知,未来两年中国市场虚拟化成熟期、普及和水平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。虚拟化的这一发展驱动了融合架构在中国的需求,而且中国用户对融合架构的市场接受度较高,但在中国普及存在阻力。不同形式的融合架构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,中桥就评估融合架构的四大考虑因素进行了解读。

概况

2013年2月,中桥国际调研咨询(以下简称“中桥”)对中国753名最终用户的IT管理者和专业人员,就虚拟化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50组问题展开了调查,最终获得683份有效问卷。并进一步对不同行业、企业规模、虚拟化和云计算部署阶段的典型用户进行了电话深访。中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解析,解读了融合架构在中国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。

融合架构的市场推动力

调查显示,虚拟化刺激了对融合架构,以及IT架构透明、统一管理技术的需求。43.3%的受访企业声称,部署虚拟化会统筹评估和采购整合(服务器、网络和存储)IT架构。融合可以大幅度降低虚拟化技术的选择、整合、调优和管理复杂性,并通过IT创造价值,降低由于虚拟化管理经验不足可能给业务带来的风险。

就一级应用(Oracle,DB2,ERP等)虚拟化而言,Unix用户首先会考虑Unix虚拟化提升一级应用资源利用率。对于一级应用虚拟化,用户对保护数据库和应用的虚拟化整体方案接受力度较高。

融合架构的市场接受度

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IT架构对虚拟数据中心的重要性,他们对IT架构资源的集中、透明、自动化、统一管理能力的需求在不断提高。中端和企业级用户已经在为云计算的融合和演进做准备。越来越多的企业级用户开始评估和计划从虚拟化迁移到云计算。就“集中、透明、自动化IT架构管理是否是实现从虚拟数据中心向私有云中心转变最重要因素”这一问题,83.1%的受访企业认为其很重要,其中36.6%认为没有自动化IT架构管理,就无法实现IT服务交付(超大企业占比49.1%,企业级40.3%,远高出中端市场的26.7%)。

融合架构的阻力

融合架构可以大幅降低虚拟化技术的选择、整合、调优和管理复杂性。然而,深访中了解到,目前中国企业级用户IT分层(应用、服务器、网络、存储)管理模式,造成服务器、网络、存储预算、选型、采购、运维的相对独立。传统厂商关系以及服务合同,严重限制了用户对融合IT架构的选择和部署,形成普及的巨大阻力。同时,IT分层管理流程很难满足在高度虚拟化环境,以负载为核心的跨技术层管理需求。目前,企业级IT分层管理不仅限制着融合架构的快速普及,还限制着虚拟化水平的提高,从IT架构管理到IT服务交付(云计算)的演进缺乏虚拟化管理经验和IT架构分层管理还形成了纵横交叉的屏障,阻碍了企业通过虚拟化提高IT效率。保证虚拟应用稳定安全运营、高效虚拟化故障排除、根据SLA动态配置资源来保证业务连续性,都需要以负载性能为核心的运维管理方式,以保证虚拟化环境的弹性、高可靠、高连续性。同时,以应用工作负载为核心的管理架构,不仅有益于虚拟化水平的提高,也是云计算IT服务交付的基础。

融合架构的市场格局

典型融合架构主要以三种形式呈现,每种融合架构适合不同的用户。

1.    参考架构:一方或多方通过技术集成提供包括IT架构管理的整套参考方案,更适合于目前企业级IT分层采购和管理的管理模式,给用户在技术厂商选择上提供更灵活选择。

2.    融合架构一体机:一方或多方(VCE vBlock)为用户量身定制的整体IT架构方案,提高IT部署管理效率。更适合业务关键型应用、虚拟化和云计算部署。生产应用(包括业务关键型负载)虚拟化和云计算是主要驱动力。调查显示,中端用户在未来12个月对融合架构的需求和市场接受力度最高。这一市场对融合架构的要求是,起点配置低、模块化在线升级扩展、开放的融合架构防止厂商绑定。

3.    融合模块:提供包括服务器、网络、存储和架构管理的融合架构模块,实现通过模块的IT架构资源部署和升级扩展,最大限度降低架构整合、闲置资源持有率和升级扩展幅度。预计互联网、云计算服务商、电信运营商、电商、教育、零售、医疗会是首批考虑接受融合模块架构的行业。就企业规模来看,这种新技术让发展期的中小企业降低了IT管理成本,在没有或缺乏虚拟化和云计算管理资源前提下,跳跃式地实现了通过IT突破创新。

表1

评估融合架构的重要考虑因素

融合架构的关键价值在于提高系统部署、运维效率。通过统一智能管理,实现根据SLA需求动态配置资源,动态满足各种工作负载在数据中心演进过程(物理到虚拟到云)IT响应速度、业务稳定性、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。重要的考核因素包括:

• 是否会被绑定:是否是开放架构,支撑除了主推厂商以外的异构技术和架构。虚拟化的发展前景是虚拟化多元化(目前,欧美市场71%的用户采用2个以上虚拟化软件技术)。融合架构支持多种主流虚拟化软件是重要考核因素之一。

• 快速和灵活的平衡:高度融合能提高整合部署效率,同时也会引入新的单一故障点。如何在“快速”和“灵活”、“易管理”和“连续性”中找到平衡,除了产品本身,产品背后的公司、创新、技术提升能力,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。

•全面应用整合:生产应用包括一级应用虚拟化,是用户通过虚拟化提高企业整体IT效率,实现全面IT服务交付(云计算)的重要环节。融合架构是否支持Unix虚拟化,对于中国企业级用户通过生产应用和业务关键负载高度虚拟化(高虚拟机密度),为IT服务交付(云计算)做好架构和流程准备,具有战略意义。

•数据中心演进支撑:虚拟化是一个长期演进过程。对这一过程可靠、可持续的支撑,需要融合架构能对物理、虚拟和云计算环境提供高效部署、统一管理的智能监控。不能对数据中心全演进过程提供可持续(可扩展、可靠、可用)支撑的融合架构,不仅要求现行IT管理流程做较大调整,其未来整合管理也有待验证。

结论

Ø  调查显示,虚拟化是融合架构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推动力。从融合架构在中国的市场接受度来看,83.1%的受访企业认为集中、透明、自动化IT架构管理对于实现从虚拟数据中心向私有云中心转变很重要,其中超大企业和企业级的接受度远高于中端市场。造成融合架构在中国普及的市场阻力主要有中国企业级用户IT分层管理模式和流程,以及传统厂商关系和服务合同的限制。

Ø  典型的融合架构主要有三种形式,就中国市场来看,参考架构更适合企业级,融合架构一体机更适合中端用户,融合模块更适合发展期中小企业。中桥认为,评估融合架构的重要考虑因素包括是否是开放架构、快速和灵活的平衡、全面应用整合、数据中心演进支撑。

更多

用户登录 | Login


忘记密码 Lost pass?